:::

甚麼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學習

教師成長專區 / 2021-05-14 / 點閱數: 1220

內容摘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53/

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陳志銘

2012 年 10 月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名詞解釋:

(一) 定義

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簡稱 PBL )是一種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係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習者討論,透過老師決定教學目標與進行問題的引導,藉由小組的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有效提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機,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

(二)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

學者 Edens 綜合過去學者所提出之問題導向學習模式步驟並簡化之後,將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 1 )問題發展( problem development ),目標問題可由教師自行決定、師生共同決定及學習者之間共同決定三種,其決定之問題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複雜度與挑戰性,並有足夠的資訊與線索能引導學習者進行資料的蒐集與促成所有學習者的參與;

( 2 )問題起始與探索( initiation of PBL events, inquiry, and investigation ),學習者必須針對前一步驟所設定的問題進行問題界定,並透過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討論與解決策略的擬定,以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問題之探究;

( 3 )問題解決( problem solution ),小組成員將前一階段所蒐集資料進行分析與過濾後,驗證問題解決策略並歸納出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案。

(三) 問題導向學習之特色

1. 以問題為學習之核心

問題導向學習係以問題作為核心,配合教師所設計之教學環境,提供學習者進行問題相關資料的蒐集、思考與討論等合作式學習互動,進而整合問題的相關資訊,以達解決問題之目的。

2. 以小組學習模式進行

問題導向學習係以小組學習模式進行,組內的學習者之間必須透過各種合作式的互動來解決學習問題,藉由小組學習的歷程,學習者之間可以有效的學習問題解決方法,並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

3. 以討論為主的學習過程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習者依循教師所設計學習情境,促使小組成員透過討論方式對資訊內容進行批判與討論,藉以整合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教師在討論當中亦可適時的參與,以提昇學習者進行更高層次的互動討論學習。

4. 強調學習者主動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強調學習者必須主動思考學習目標、瞭解自我能力,擬定學習計劃或階段性學習目的與進行自我評估,並在小組學習環境中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互動討論與分享。

5. 以教師作為引導者

在問題導向學習情境中,教師需以引導者角色適時介入小組的學習過程,參與問題解決討論過程,並提供適當的回饋,以幫助學習者釐清思考過程產生的問題,以提昇問題討論和思考的層次。

參考資料: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

龍崎國中官方粉絲專頁

LCPodcast龍中好聲音

每日成語

ㄐㄧㄤ    ㄌㄤ ˊ ㄘㄞ ˊ ㄐㄧㄣ ˋ
南朝文學家江淹,少有文名,晚年文思漸衰。比喻才情文思的減退。

教師行政網站

空氣品質指標

計數器

總計: 5234252342523425234252342